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污染防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污染防治
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助推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源:  浏览量:2332  发布时间:2018-12-13 11:16:19

“非常精确,现在实时监测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12月11日,在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说。这些数据,浓缩着我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几年的改革成果。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全面、真实、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污染防治决策管理的支撑和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工作。2015至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3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搭建了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有关要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不断提速,生态环境家底说得清、说得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能够支撑决策、服务千家万户。  

提高水质自动化监测能力。我市新建了市控水质自动监测综合管理系统,并对4个原有省建市控县级水站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高了水质监测能力。此外,我市完成了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监测因子为水质五参数、COD、氨氮和总磷总氮,站点分别位于徒骇河出入境断面、马颊河入城区断面,有力保障了我市水质情况的自动监测。  

立足大气污染源成因分析。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的优势资源,我市采取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实施方案。为准确识别污染源特征,我市选取市城区3个国控空气站点,开展颗粒物源解析膜采样分析工作,运用多种模型对各站点秋冬季尤其重污染天气下采集的PM2.5样品进行受体源解析,并结合气象条件和重点行业企业特征,为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找到了科技支撑。  

科学预报预警。为精确把握每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对污染过程提早预报、及时预警,我市积极搭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根据空气质量和气象因子变化趋势,通过和市气象局会商,预测我市未来3至5天空气质量状况,并对可能出现的连续污染天气,及时预警、及时报告,为大气攻坚奠定了基础。  

加强自动化监测网格化建设。为准确监测市城区空气质量,我市积极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和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够让居民实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让主管部门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从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责任,提高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客观性,倒逼空气质量改善。  

目前,我市环境监测站拥有监测和办公用房1840平方米,配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红外光度测油仪、微电脑大气自动采样器等各类仪器设备113余台(套),具备环境监测能力7大类共147项。其中,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67项,环境空气和废气29项,土壤、底质(水系沉积物)17项,固体废物15项,生物4项,噪声7项,室内空气8项。近年来,我市在国家和省组织的近百项次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我市深入了解污染特征、分析污染成因、追踪污染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